“十三五”主推村級電站扶貧模式,光伏扶貧電站要做良心工程
◆ ◆ ◆
對于光伏扶貧而言,村級電站模式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政策所鼓勵倡導的主要模式。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許健民表示,“對于光伏扶貧而言,目前總體的政策趨向是支持以村級電站為主要建設模式,來布局‘十三五’光伏扶貧工作。同時,原則上對各省報送上來的村級電站計劃不設指標的限制,但是首先各個省要制定相應的規劃,通過省發改委、省扶貧辦把相應的規劃報送上來,并且不能夠把已建成的電站硬往扶貧上靠,來套取扶貧資金,這是違法的。”
此前,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目前,中國12萬8000個貧困村的一半適合搞村級電站。收益分配方式以增加村集體收入為主,資產收益分配權交給村里,基層矛盾交給基層。
山西臨汾市扶貧局等相關扶貧負責人士亦表示未來將大力倡導村級電站扶貧模式。
那么為什么政府層面首要倡導村級電站扶貧模式呢?許健民認為基于以下四個理由:
其一、對于時下而言,村級電站規模一般在10-300KW左右,符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大力支持和倡導的分布式光伏發展政策。
其二、對于村級電站相對而言電網接入的要求較低,而 “十二五”農村電網改造之后,對于100-300KW左右光伏電站的接入的基礎配套基本能夠解決。同時,“十三五”農村電網改造過程中,國家電網也明顯承諾,對發展光伏扶貧的貧困村,對電網的改造給予優先支持,電站建好后要及時對電站進行并網發電。
其三、村級建站的建設規模普遍比較小,特別是在南方一些山區因為土地資源相對匱乏,平整土地比較少,相對來說建設用地的落實比較容易。
其四、很重要的原因是村級電站扶貧模式切合黨的建設。全國在推進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即發現村級集體組織的收入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村級電站的建設實際上給貧困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模式。據諸多地方的實踐經驗,可喜的看到,在村集體組織下,以土地入股、集體資產入股的方式建設的村級電站,能夠形成利益分享、利益共瞻的共贏模式。村級別的經濟有了收入,村集體組織在村民中的形象和威信就有了,就能夠更好的整合資源,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奔小康。所以在這一輪脫貧攻堅的過程終,如何有效的增加村集體的收入,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點,也是是否能夠脫貧的一個重要考核依據。目前即把村級電站、光伏電站的建設作為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也可以有效的解決目前很多地方村級經濟收入為零的這樣一個困境。
總體而言,發展村級光伏電站是新能源發展和扶貧開發精準結合的重要方式,既能保證貧困村,貧困戶獲得發電收益,又能合理利用閑置的土地,也能夠有效的帶動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同時通過購買企業服務的方式,還可以解決電站運營的問題。
>>>>
扶貧電站要做良心工程
當然,無論光伏電站以何種模式來推進,但是最終的收益保障是以可靠的電站質量為基礎的。然而,許健民表示,在最近的光伏扶貧調研過程中,發現行業面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因為光伏扶貧國家的補助政策比較良好,所以很多社會資本、社會游資大量參與到這個事情中來,這本身是一個好事情,但是如果政府的監管不利、標準不完善、運作不規范,往往就可能“一個老鼠,壞一鍋湯”。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對安徽2015年32個區縣500多個村級電站和5萬多個戶用電站進行了抽查。此次抽查覆蓋八縣,四縣由省級統一招標承建商,四縣自行招標承建商;包含戶用電站、村級的、聯戶電站,從3000瓦到100多千瓦不等;覆蓋12個組件廠、10個逆變器生產廠。
抽查發現,從整體發電能力來看,系統效率超過75%的電站項目達到了73%以上。但仍有個別的電站項目效率低于60%。
扶貧項目中,組件等設備以次充好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目前,光伏扶貧系統的質量良莠不齊,也有一些企業為了在扶貧項目招標中提高價格競爭力,推出專門針對扶貧用的低成本逆變器。但是這樣的情況不免讓我們想到家電行業,為了電商促銷或是家電下鄉等活動推出的專供機型,其成本較低,而在成本的背后是元器件選擇的問題。也許短時間系統都可以正常運行,但是光伏扶貧項目要保證長達20年的穩定收益,設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系統的使用壽命。而一旦這部分以次充好或者低端產品大范圍進入到光伏扶貧領域,這項利民的事業就將受阻,也有可能引起群體事件。”
針對光伏扶貧項目的復雜應用環境,較多項目處于多山、偏遠、電網不穩定等地區,這要求設備供應商提供可靠、穩定、高效的產品,低成本方案絕對不是光伏扶貧的首要選擇。
為了促進光伏扶貧工作健康有序推進。企業之間可以通過組織聯盟,進而形成一些企業之間的規范和標準,讓我們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有誠信、有品牌、有基礎、有實力,繼而有序健康的推動行業的發展,避免眾多企業蜂擁而上,然后造成滿盤皆輸的局面。希望一些龍頭企業,標志企業能夠發揮好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同時,有業內人士建議政府部門可以聯合媒體等機構設立光伏扶貧設備黑名單,如若發現較大或者較多問題的設備,即列入黑名單,向社會公示。
光伏扶貧作為國家層面探索推進的精準扶貧手段之一,可謂任重道遠。由中國改革報發起的《陽光照亮脫貧路—中國光伏扶貧現狀大型宣傳調研活動》已于8月20日中國(內蒙古)高峰產業發展論壇之際啟動,此次活動將分批次對寧夏、內蒙古、青海、陜西、山西、河北、安徽、山東、云南、四川、湖北、河南等地以及部分電網公司、生產建設企業和銀行金融機構進行走訪調研,真實反映中國光伏扶貧發展現狀,探索中國光伏扶貧過程中的深層次問題,后續報道,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