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持續下滑,半年同比下降16.8%
日前,《中國太陽能產業資訊》專訪了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張曉黎、秘書長賈鐵鷹,就行業上半年發展概況及下半年的工作部署做了訪談。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張曉黎(右)、秘書長賈鐵鷹(中)
2016上半年同比下降16.8%張曉黎執行理事長指出,受經濟大環境影響,2016 年上半年,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市場仍處于下滑態勢。據聯盟統計,全國太陽能熱利用集熱系統上半年總銷量193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8%(其中,真空管型集熱系統銷量16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5%;平板型集熱系統銷售260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目前應用領域仍以熱水為主,但采暖和工農業應用已呈現較大的市場需求。
2016行業新常態與新趨勢
2016 年關于太陽能熱利用的政策環境沒有明顯變化。受下行壓力倒逼,創新意識、研發活力明顯增強,但創新成果有待市場驗證。升級轉型還在進行中。工程市場比重繼續增長,毛坯管企業顯現整合趨勢,平板膜層產能利用率低,搪瓷水箱銷量增幅較大,市場轉型顯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導向。行業現狀表明,還需要企業加強創新,不斷探索發展新應用領域。
張曉黎執行理事長指出,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近幾年連續下行,壓力增大,部分子行業產能過剩。5 月16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也強調,推進供給側結
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國家指出的“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也是目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行業目前的現狀是自動化程度偏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競爭無序,不符合行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如何引導并提升行業的發展轉型方向,關鍵在于“創新驅動”。行業要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需提升行業的創新激情,企業只有堅持創新升級大方向,才能有利于快速整合資源,淘汰落后產能,向中高端挺進。
2016行業創新概貌
值得欣慰的是,上半年光熱企業中也涌現了一些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如:太陽能采暖未棚墅、大平板集熱器、無水箱太陽能、多腔體太陽能、窗嵌式平板太陽能、太陽能采暖控制系統、純物理管理排空裝置、真空管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緊湊型全玻璃真空集熱管家用太陽能采暖熱水器、太陽能中高溫技術在工農業領域的擴展、太陽能烘干等新技術、新產品的改進與研發,推動著太陽能熱水、采暖、制冷、烘干、工農業等領域的示范與應用發展。
張曉黎執行理事長表示,目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現狀促使行業要盡早走上創新道路,要多借鑒其他行業,一點點的改變,一步一個腳印去學,只有行業持續不斷創新,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目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正在向工程市場轉型,企業更要加強創新向中高端轉型。新常態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要緊跟當前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戰略,推動行業創新升級邁向中高端,面對家用、建筑工程、工農業太陽能應用全方位發展,做出一系列改革和創新。
賈鐵鷹秘書長也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大家更要團結一致,不能有太多的私心雜念,越是在這種形勢下,企業間越要虛心潛學,挖掘消費者深層次需求,明白消費者想什么、要什么,企業要明確做什么、怎么做,從服務、產品、經營方式上都要調整。在國家及行業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企業要強強聯合,取長補短,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如何往前發展的問題,最終帶領行業渡過難關,讓更多的業內人士享受到行業創新驅動帶來的“福利”。
2016下半年核心工作部署
針對聯盟下半年的重要工作,賈鐵鷹秘書長也透露,2016 年行業年會定于12 月7~9 日在昆明召開,年會主題是“銳意改革持續創新共建未來”,旨在倡導中國光熱行業把握綠色發展機遇、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持續創新增長內生動力、共創行業發展未來。主辦方將邀請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出席大會并講話;部分企業代表將做主題演講及專題報告;協會將做“2016 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報告、2016 年工作總結及2017 年工作安排報告”;舉辦2016 太陽能熱利用發展論壇———2016 中國太陽能光熱技術、產品創新論壇。
除了年會,下半年聯盟重點工作主要是以下幾方面:一是,成立新一屆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平板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成員的評選活動;二是,開展太陽能毛管質量及搪瓷水箱質量檢測評析推薦活動;三是2016年度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誠信企業評選活動,行業誠信企業評選結果將在2016 年會上公布;四是,繼續引導行業加強建立健全行業自律公約和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工作。
行業年度展會是行業向社會展示最新技術與產品創新成果的重要舞臺與窗口,2017 年行業年度展會事宜目前也在密切商議中,時間按照慣例計劃于2017 年3 月,地點正在調研中。提請行業企業提前做好新品、新技術的參展準備工作。
兩位領導殷切希望,行業必須要繼續大力轉型,為有效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必須瞄準社會和消費者的新需求,才能在新時期開辟新的“藍海”。面對潛力巨大的太陽能采暖、工農業應用領域,企業不能拿著老產品被動地等政策、靠補貼,而是要不斷創新系統、更新換代產品,才能更好地搏擊“十三五”太陽能熱利用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