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打造零碳排放示范區
日前,《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北京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時期占比將達到 8%以上,城市副中心、冬奧會場館、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等將重點打造新能源高端應用示范區。
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是未來五年本市最為重點推進的一項新能源項目。按照《規劃》,北京市將重點建設順義、海淀、亦莊等一批光伏集中應用示范區,及城市副中心的光伏應用示范區,還將實施北汽廠房屋頂、首鋼廠房屋頂、農光互補等一批光伏集中應用示范項目。
除了大力推廣太陽能利用之外,按照《規劃》,“十三五”時期本市還將重點打造幾大新能源高端應用示范區,包括城市副中心、冬奧會場館、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等。
其中,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將重點打造以深層地熱、淺層地溫能為主,常規能源供熱為保障的綠色低碳供熱系統,并推廣太陽能與建筑相結合應用,運用樓宇管理與能源運行信息智慧調節技術,實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與常規能源系統的智能耦合運行。
到 2020 年,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率先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力爭達到 40%以上。城市副中心整體區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力爭達到 15%以上。
冬奧會場館也將大力發展地熱、熱泵、太陽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延慶區新建冬奧會場館將推廣地熱及熱泵系統供暖、分布式光伏發電,基本實現賽區電力消費全部使用綠色電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綠色低碳冬奧會。此外,到 2020 年,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可再生能源比重,預期將達到 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