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行業發展報告
【張曉黎 報告】 2016年度行業發展報告、工作總結及2017年度工作安排(節選)
各位理事長、副理事長、理事、會員單位及與會代表:
大家好!現在我代表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中國節能協會太陽能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協會),向大會做2016年度行業發展、工作總結及2017年度工作初步安排報告。
我的發言分三個部分:
?2016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
?2016年協會工作總結;
?2017年協會工作初步安排。
一、2016年度行業發展報告
(一)2016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
1.綜述
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新動能不足,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克難,結構調整的陣痛逐步顯現和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經濟環境下,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科學判斷、綜合施策、沉著應對、穩中求進的方針引導下,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進步為動力,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階段性筑底跡象顯現,生產運行總體平穩,企業效益有所好轉,結構持續優化,活力日漸增強。但行業新動力尚未形成,升級轉型任重道遠。
1.1主要數據分析
預計2016年,全國太陽能集熱器及系統總銷量3950萬㎡,同比下降9.2%,其中真空管型銷量3420萬㎡,同比下降9.9%;平板型銷量530萬㎡,同比下降3.3% ;真空管型占比86.6%,同比下降了0.7個百分點,平板型占比13.4%,同比增長了0.8個百分點;搪瓷水箱產量同比去年增長14%。
1.2創新情況 9月13日國家能源局確定第一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企業承諾轉化效率10.5%-26.76%;7月,科技部重點計劃“藏區可再生能源采暖空調新技術”正式立項,行業內多數企業創新理念得到確立和加強,技術創新步伐加快,但國家供熱政策研究剛起步,受政策和資金制約,戶用太陽能供暖、制冷系統應用創新市場化進程艱難。
1.3結構調整
全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狀況逐漸改變,結構調整特點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產品雷同,缺乏創新,小規模,低水平的家用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已處于關、停、并、轉狀態;
產品結構從真空管型產品一枝獨秀到與平板型產品并重發展;
技術結構從以提供生活熱水為主開始向熱水、制冷、采暖、工農業供熱的多能互補、熱發電等系統集成發展;
產業開始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產量大國向品質大國邁進,從單一制造型向制造服務型發展趨勢顯現。
上述變化標志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結構調整還在進行中,引導不好,劣幣驅逐良幣情況隨時還會發生。
1.4市場拓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能源變革戰略實施和應用技術進步,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應用領域正從過去單一的家用太陽能生活熱水供應擴大到與建筑結合的供熱采暖、制冷空調以及工農業供熱等多個領域。
1.5企業狀況
2015~2016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企業總體呈現產銷下降態勢,分化狀態日益明顯,堅持創新、轉型升級、提升質量和注重品牌的企業產量下降不明顯,還有的效益持平或略有增長;在上述幾個方面存在問題的企業,產量下滑,效益下降情況普遍。以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為主的整機企業大部分銷量大幅下滑,利潤降幅較大。
2.全球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概況
2.1裝機量
據《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現狀報告》統計,2015年全球太陽能集熱器裝機容量為435GWth 。2015年,盡管由于中國和歐洲市場持續萎縮,市場發展步調有所放緩,全球玻璃和非玻璃太陽能集熱器容量仍增長了6%。中國約占新增太陽能熱水器裝機容量的 77%,其次是土耳其、巴西、印度和美國。
2.2裝機分布
據《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現狀報告》統計,2014年太陽能熱水器新增均裝機容量按經濟區域劃分,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歐盟28國和瑞士、中東和北非、中國、土耳其。
2.3技術發展現狀
從近年的《全球可再生能源現狀報告》和各種國際交流信息可以看出:除去熱發電外,國際同行在區域供熱和工業供熱方面也都走在我國前面,包括支撐的多能源互補、季節蓄熱等相關技術代表了國際光熱技術發展的先進水平和產業化發展方向。
2.4我國地位和需要學習借鑒方面
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太陽能熱利用保有量達到約4.6億平方米,占到全球的近70%。成為全球太陽能熱利用持續發展的主要力量,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同。但從《2014 年太陽能熱水器新增裝機容量區域分布圖》也可以看出,我國光熱產品主要是單一家庭住房家用熱水系統和大型家用熱水系統兩類。
3.服務業獲得發展
近幾年來,相繼出現了“安維保”、“維小保”、“艾服務”、“21號店”等服務型公司。四季沐歌、太陽雨、力諾瑞特、海爾、桑夏、中科藍天等一批企業也推出了以舊換新、維護“三不管”產品等服務項目,各地還有一批經銷商、工程商也出于對太陽能熱利用的責任感,對各種品牌太陽能熱水系統進行維護保養服務。現有的5家國家級檢驗機構也加強了對企業創新產品的測試服務,積極參與行業產品的推薦檢測服務,有的還開展了幫助企業建立檢測實驗室,配合企業一起開展研究創新工作。5家認證機構也相繼開展了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和工程的認證服務,對提升產品質量,規范市場監管和促進行業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4.品牌集中度提高
經過市場的多輪洗禮,全國性龍頭企業銷售額多在10億元以上,地方骨干企業銷售額也在2億元以上,行業前5名企業的零售份額已經占到全行業的80%以上。但工程市場品牌集中度還不高。
5.標準體系不斷完善
二十多年來,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已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先后制定了近50項國家標準,近20項行業標準,全國十多個省市出臺了地方標準,不少企業也制定了各自的企業標準。
(二)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對社會發展貢獻
1.能源供應貢獻
截止2016年,我國太陽能熱利用保有量達到4.63億平米,節約標準煤總能力已達50355萬噸,相當于節電13994GWh。
2.節能環保貢獻
進入21世紀以來的16年間,我國太陽能集熱系統累計減排SO21628萬噸、煙塵1259萬噸、減排溫室氣體CO210.8億噸,為我國的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
3.社會就業貢獻
2006年以來,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為社會解決幾百萬勞動力就業問題,為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貢獻。近幾年雖然市場下滑,但仍然提供了約350萬的就業崗位。
4.行業人才素質逐步提高
隨著行業發展,人才總量不斷增加,產業已經聚集了一批全玻璃真空集熱管、平板膜層、搪瓷水箱、系統集成、供熱制冷、遠程控制、工程安裝、裝備制造、檢測技術人才。
(三)技術發展情況
受經濟轉型,市場變化,壓力增大等倒逼,2016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又有一些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十個方面。選擇性吸收涂層、集熱器、水箱與其他配件、與建筑結合、中高溫、采暖、工農業應用、太陽能空調、與輔助能源互補、綜合應用。
(四)未來市場分析
4.1生活熱水 《十三五建筑節能規劃》將繼續加大在新建和既有建筑上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力度。家用系統正在由東部向中西部地區擴展,至2020年,潛在市場規模可達6.7億平方米
4.2采暖制冷 采暖市場主要分布在北方供暖地區的城鎮、農村供暖、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筑供暖三大地區,采暖規模可達9.3億平方米,制冷用集熱面積達1.1億平方米
4.3工農業利用 我國工業領域占全國總能耗的70%,潛在的工業熱水及勢力市場有6.9億平方米
根據2016年中國政府/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十三五”太陽能熱利用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從終端能源需求量、以及太陽能熱利用的市場份額進行預測:到2020年潛在的太陽熱利用市場規模可達24億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熱水市場6.7億平方米、公共建筑熱水市場1500萬平方米、建筑采暖市場9.3億平方米、建筑制冷市場1.1億平方米、工業熱水及熱力市場6.9億平方米。
4.4新的增長點
家用系統: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更新換代產品
熱水工程:能夠保證性能(光熱、安全、建筑結合)、可靠性、長壽命的工程系統
采暖制冷:戶用采暖系統、區域供熱系統、公共建筑采暖制冷聯供系統
工農業利用:低溫基礎熱源熱水供熱和中高溫供熱系統。
(五)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轉變觀念加強引導
2.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3.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
4.進一步提高質量意識
5.進一步提高監管科學性
6.建立和完善供熱的管理體系
7.支持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第三方平臺建設
二、2016年工作總結
2016年,通過學習黨和國家“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理念,協會工作以服務企業發展、規范市場秩序、開展行業自律、維護會員權益為宗旨,以服務行業健康發展為主線,按照2015年會審議通過的工作安排,注重了引導企業堅持市場導向,堅持技術創新和實施結構調整;采取了結合相關工作開展了調查研究的方法;加強了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會員訴求的工作;繼續抓好標準的制修訂和宣貫工作;開展了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工作等。工作中注意發揮各專業委員會作用和與各地方協會協同配合。在廣大會員支持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參加“十三五”規劃研究工作。
2.向政府部門反映廣大企業意見和建議。
3.編輯《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運行狀況報告》工作。
4.組織2016年度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誠實守信企業評選活動。
5.組織熱利用行業技術標準制定工作。
6.實施真空太陽集熱管玻璃管和太陽能熱水系統儲水箱檢測推薦。
7.開展太陽能熱利用工及相關標準培訓。
8.堅持舉辦了全國性的太陽能熱利用展會。
9.統籌計劃服務行業的宣傳活動。
10.其他工作。
三、2017年工作初步安排
2017年是“十三五”的第二年,預計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培育新生動力任務異常艱巨。協會工作人員和業務指導的單位全體同志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統一思想,學習新技術、新知識,加強調查研究,提高服務能力,才能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做好發展導向的引導、技術創新的支持、市場的分析判斷、行業活動的設計組織等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在新常態下為行業發展服好務。2017年初步打算做以下工作。
1.學習貫徹“十三五”規劃
國家能源局組織制定的《太陽能利用“十三五”規劃》也將出臺。協會擬在全行業內組織開展學習貫徹活動。
2.做好《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運行狀況報告》編輯工作
堅持既客觀、真實反映行業發展數據又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積極反映和引導創新、新市場開拓等原則基礎上,2017年針對行業應用領域以工程為主、全面發展的情況,擬研究編輯工作在數據采集、抽樣統計等方法的改進創新,以進一步提高時效性、準確性,更好地服務政府和會員單位。希望繼續得到廣大會員單位的配合與支持。
3.繼續引導企業堅持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發展
4.繼續抓好標準的制修訂、宣貫和質量工作
5.探索建立對失信行為的行業性約束和懲戒機制
6.開展工程質量監測和檢測推薦工作
7.發揮聯盟各專業委員會作用和與各地方協會協作
8.辦好2017年3月4-6日在武漢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博覽會。全國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展會已經辦了十三屆,在我國熱利用產業發展歷史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推動熱利用產業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中國光熱的展會品牌。協會認為,越是在下行壓力大的時刻,越要辦好展會,行業發展需要自己的展會平臺。同時,展會要更加體現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特點,突出創新成果,提升交流功能,搭建合作平臺,增強宣傳效果。希望廣大會員繼續支持并對辦好2017年展會提出寶貴的意見。
各位代表:以上是聯盟、協會2016年的工作總結報告和2017年工作初步打算,請大家審議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十三五”開局之年即將過去,盡管發展速度換擋,但行業發展的市場更加開闊,所處的時代要求更高,催生的責任和使命感更強。讓我們發揚中國太陽能熱利用人創業初期不怕困難,勇于開拓的精神,滿懷信心,團結一致,抓住綠色發展、能源革命、環境治理的新機遇,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改善,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做出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