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與多能源互補技術發展探討
我產品技術發展狀況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正在形成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給新體系。太陽能與多能源互補是目前太陽能光熱利用的必然趨勢,也是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未來發展的增長亮點,太陽能光熱行業結構調整選擇與其他能源行業跨界合作順應了發展潮流。本文就太陽能與多能源互補的技術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做探討和交流。
一、產品技術發展狀況
目前國內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輔助能源中電能仍占較大比例。近幾年太陽能熱水系統+ 空氣源熱泵、太陽能+燃氣、太陽能+ 空氣源+燃氣的工作方式日益普遍;太陽能光熱+ 光伏、太陽能光熱+ 節能建材等多種節能元素結合的產品日漸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
1.太陽能與空氣源熱泵
目前全國有部分企業生產或外購空氣源熱泵與自己生產的太陽能熱水器組裝配套后進行銷售。在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區這類產品銷量形勢較為理想。
2.太陽能+燃氣、太陽能+空氣源+燃氣
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代表性產品有廣東萬和生產的太陽能與燃氣結合產品(別墅型陽光燃熱- 水系統)、太陽能+ 空氣源熱泵一體機(燃氣輔助)系列產品,江蘇邁能高科推出的雙動力光燃互補系統系列產品、太陽能- 空氣源-燃氣互補即熱式系統。
3.太陽能光熱與光伏結合
皇明推出的微排太陽能蒙古包(太蒙包)應用了太陽光熱技術、光伏發電、節能門窗等實現蒙古包采暖、照明、熱水洗浴;珠海興業在四川省承建的農業科技園種植大棚太陽能采暖項目,應用了真空管集熱器、太陽能空氣集熱器、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物質鍋爐、地暖盤管、雙層中空玻璃等多種節能元素;還有部份企業研發出的使用空氣集熱器+光伏發電部件的小型移動式太陽能干燥器。
4.大型的集中供熱/發電系統
以太陽能光熱部件為主體,使用常規能源、燃氣鍋爐、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工業廢熱、生物質能進行有效補充,進行區域性供熱供暖的系統,結構形式多種多樣,不一而足,節能環保效果較為可觀,工程實例比比皆是。
二、部分存在的問題
1.技術成熟度不夠,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欠佳
許多大型集熱系統或多或少地存在能源搭配比例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特別是在太陽能與地源熱泵、生物質能、風能互補等新興領域,目前基本處于創新研究階段,實際應用中的產品改進空間巨大,后期仍需廣大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2.產品的技術標準體系亟待建立
目前該領域的多數新產品缺乏成熟的技術標準,產品的整體質量判定基本以企業標準為主,各企業間的產品標準又參差不齊。這樣的現狀,既為產品應用后的質量驗收埋下了隱患,又對產品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形成了障礙。
3.產品的售后保障服務體系急需規范
多能互補型產品的售后服務涉及多種類產品,產品的銷售者在經營過程中應當及時考慮到售后服務人員的技術分配比例,提高售后人員的綜合服務水平,規范售后過程中各種“疑難雜癥”的“診療”水平,切實保證用戶無后顧之憂,杜絕讓售后成為產品推廣和應用的壁壘現象。
三、幾點建議
1.主動出擊,加大與煤、電、氣等傳統能源的互補力度,逐步提升太陽能在能源結構中的地位。
2.開闊胸懷,在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的前提下,以開放融合的心態與光伏、風力、地源熱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結合使用。
3.重點研究太陽能與其他能源有效的匹配方式,提高太陽能保證率;研究開發出成熟的集成技術,特別在集成控制方面,以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運行的經濟性。
4.因地制宜,選擇最合適的能源互補方式。結合不同能源的特點,綜合考慮不同區域的太陽能資源、氣候、能源結構(供給方式)、經濟發展水平、市場需求等差異,研究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方式和占比,開發技術可行、運行經濟、節能顯著的多能源互補供熱系統,以使系統達到最佳節能效果。
5.將太陽能與多能互補作為技術切入點,向跨季節蓄熱、制冷、工農業、中高溫熱發電等領域多元化發展和應用,并積極進行試點和推廣